塔什干的霍加·阿赫拉尔·瓦利清真寺

公元819年,在阿拉伯征服之后,年轻的埃米尔·叶海亚·伊本·阿萨德获得了统治现今塔什干及其周边地区的许可。巡视城市领土时,埃米尔骑马与随从一同停在一处高地上,该高地至今仍清晰可见,位于“老城”乔尔苏地区。叶海亚说道:“这里将建造一座新城——沙什肯特,成为马瓦兰纳赫尔的北方前哨。”

许多世纪过去,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,但霍加·阿赫拉尔·瓦利清真寺依然是塔什干的主要地标之一。这座清真寺拥有悠久的历史,是众多建筑遗迹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座。

自9世纪以来,这座清真寺便以立方体的形式建造在高地上,象征着神圣的克尔白。众所周知,塔什干位于山前地带,属于地震活动区,因此许多中世纪建筑遗迹都曾遭受地震破坏。这座清真寺也未能幸免。

1451年,在古老的地基上,这座清真寺得以重建,这一工程得到了著名的苏菲派纳克什班迪教团谢赫——乌拜杜拉·霍加·阿赫拉尔的大力支持。除清真寺外,他还倡议修建了一座单层宗教学校(麦德雷赛),可惜如今已不复存在。

霍加·阿赫拉尔出生于古老的高山村落博古斯坦(位于查尔瓦克水库附近)。这个独特的村庄曾孕育出二十位传教士,他们在正统哈里发欧麦尔的后裔、谢赫·乌玛尔·瓦利的指导下学习。通过母系血统,乌拜杜拉与塔什干备受尊敬的苏菲派长者谢汗陶尔同宗,因此他属于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。

自幼,乌拜杜拉便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对宗教的浓厚兴趣。他积极参与流浪苦行僧(德尔维希)的祈祷仪式(齐克尔)。令人惊讶的是,不久后,这位年轻人决定手持拐杖徒步游历整个马瓦兰纳赫尔。抵达塔什干时,他已是一位知名的谢赫。

18世纪,塔什干国的统治者尤努斯·霍加主持修复了阿赫拉尔·瓦利清真寺。然而,在1868年,一场大地震严重损毁了这座建筑。近20年间,这座大清真寺一直处于半毁状态,直到1888年,才在俄罗斯皇帝亚历山大三世的资助下得以重建。

1997年和2003年,清真寺再次重修,这次采用了现代修复技术。如今,这座拥有三个圆顶的壮丽建筑成为庞大的建筑群之一,是乌兹别克斯坦最大的主麻清真寺之一。其附近矗立着古老的库克尔达什宗教学院,与主麻清真寺共同塑造了塔什干独特的城市风貌。

在线游览

 

一条评论

0

发表评论

为了发表评论,您必须通过社交网络登录:


登录即表示您同意处理 个人资料

也可以看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