希瓦最著名、规模最大的伊斯兰学校之一是穆罕默德·拉希姆汗经学院。其独特之处在于拥有两个庭院。该经学院于1876年建于库纳·阿尔克堡前,由穆罕默德·拉希姆汗下令修建。他是一位著名的开明君主,也是学者和诗人的资助者。
穆罕默德·拉希姆汗经学院的入口朝向街道,通往一个庭院,外墙围绕着庭院,庭院内设有一层的学僧居室(胡哲拉)。此外,庭院内还坐落着一座两层主体建筑,中央正面设有高大宏伟的入口门户。经学院的四角各有一座塔楼——“古尔达斯塔”,顶部覆盖着绿色马赛克瓷砖的圆顶,展现出浓厚的中亚伊斯兰建筑风格。
经学院的外立面主要覆盖着白蓝相间的釉面砖,这种装饰风格广泛用于装点檐口(前墙的三角形或半圆形区域)和柱子。入口门上方的艾万(门廊)天花板及拱形门廊均采用精美的砖砌工艺。
穆罕默德·拉希姆汗热衷于学术发展,经学院内设有教室、丰富的图书馆,以及冬季和夏季清真寺。庭院内共有70间学僧居室(胡哲拉)。此外,该经学院还有一个独特之处:除了供学生居住的胡哲拉,每间居所还设有一间用于日常生活的小房间。
穆罕默德·拉希姆汗二世(1845-1910)是希瓦汗国乌兹别克-孔格拉特王朝的第十一位统治者,他于1864年登基,是花剌子模最后一位独立的汗王。他受过良好教育,年轻时曾就读于希瓦的穆罕默德汗阿拉伯学校,师从杰出的乌兹别克诗人、历史学家阿加希。在他的统治时期,希瓦汗国与俄罗斯、奥斯曼帝国、伊朗和阿富汗保持着外交关系。然而,尽管进行了抵抗,1873年希瓦汗国仍然被迫接受俄罗斯的保护。
他于1896年晋升为中将,并于1904年成为骑兵大将。1902年,俄国皇帝尼古拉二世授予他“殿下”头衔,并颁发多项重要的俄罗斯勋章:
穆罕默德·拉希姆汗二世不仅是一位开明的君主,还以诗人和作曲家的身份广为人知。
他以文学笔名“费鲁兹”创作诗歌,并组织将众多著名的文学和科学著作翻译成乌兹别克语。穆罕默德·拉希姆汗二世统治期间,希瓦建造了多所新学校和清真寺。其中一所学校由他个人资助兴建,并以他的名字命名——穆罕默德·拉希姆汗二世经学院。
在这一时期,历史学家阿加希撰写了花剌子模的历史。著名的花剌子模文化人物还包括作曲家、书法家和画家卡米勒·花剌子模(1825-1899)。阿塔詹·阿卜达洛夫在穆罕默德·拉希姆汗二世的资助下,在花剌子模组织了印刷出版事业。
1910年,穆罕默德·拉希姆汗二世去世,其子阿斯凡迪亚尔汗(1910-1918)继位。
1873年,穆罕默德·拉希姆汗二世统治时期的希瓦汗国档案被运往圣彼得堡,后由学者P. P. 伊万诺夫发现。
开放时间:周一至周五9:00-18:00
如有任何问题
一条评论